
广汇能源62亿引入“富德系”战投,高额分红背后财务压力几何?

5月19日,广汇能源(600256.SH)高开低走,收盘下跌2.32%,每股报5.89元,总市值为382.62亿元。这一市场表现与近期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密切相关。
消息面上,广汇能源于5月16日晚间披露了一项重大交易:控股股东广汇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持有的约9.76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转让给“富德系”,涉及金额达62亿元。
交易完成后,广汇集团仍为广汇能源的控股股东,但持股比例将从35.09%降至20.06%。“富德系”则一举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升至15.03%。
“富德系”成广汇能源第二大股东具体而言,广汇集团已分别与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德寿险”)和深圳富德金蓉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富德金控”)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二者分别受让广汇能源9.83%和5.2%的股份,转让单价均为6.35元/股,较广汇能源5月16日收盘价溢价约5.3%。
值得注意的是,富德寿险与富德金控存在合伙、合作及联营等经济利益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并由富德集团实际控制。作为一家多元化综合性控股企业集团,富德集团业务覆盖金融保险、资产管理、股权投资、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旗下公司总资产超60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接近万亿元。
根据公告,“富德系”的买入是基于对广汇能源未来发展的信心。富德寿险和富德金控承诺,在上述股份过户登记完成后的60个月内不会减持。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广汇集团表示,此举旨在满足自身资产管理需求,同时引入长期价值投资者赋能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股东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然而,市场对此举仍存诸多疑问,尤其是这笔高达62亿元的战略投资究竟意在何处?
近年来,作为新疆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广汇集团的发展并不顺利。旗下上市公司广汇汽车已于去年8月退市,广汇物流因财务造假被ST;广汇能源与广汇宝信也面临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
此外,2025年1月,上交所还公布了对广汇能源、广汇集团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决定,直指其违规占用公司资金等问题。
截至目前,广汇集团所持约10.11亿股广汇能源股份处于质押状态,占广汇能源总股本的15.57%,这一比例与本次出售的股份比例极为接近。其中,近半年内新增质押的1.33亿股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解除质押。
对此,广汇能源在5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控股股东对其所持部分股份进行质押是基于经营发展需求的一种常规融资担保手段,有助于增强企业日常运营的稳健性。同时,控股股东资信状况良好,具备相应的资金偿还能力,且有足够的风险防控措施。
最新公告显示,本次转让涉及的股份不存在任何权利限制,包括但不限于股份被质押或冻结等情况。
针对“广汇集团是否通过转让减持来缓解质押压力”的问题,记者于5月19日向广汇能源发送采访函。该公司未作具体回应,仅表示所有重要信息均已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在公开公告及定期报告中详尽披露。
盈利波动与高额分红并存除了股权变动背后的动机外,广汇能源自身的经营状况及高额分红政策也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广汇能源成立于1994年,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2012年转型为专业化的能源开发企业。目前,它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煤、油、气”三种资源的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天然气、煤炭和煤化工三大板块。
然而,受大宗商品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影响,广汇能源近年来的业绩出现显著波动。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94.09亿元、614.75亿元和364.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38亿元、51.58亿元和29.61亿元。
细分来看,广汇能源的核心业务毛利率均有所下滑。煤炭、天然气和煤化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从2022年的44.21%、20.87%和34.74%下降至2024年的22.95%、14.37%和32.37%。
进入2025年后,广汇能源的业绩继续承压。一季度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02亿元和6.94亿元,同比双降。
尽管盈利能力趋弱,广汇能源近年来的分红力度却并未同步降低。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37.2亿元,股利支付率分别为45.84%、88.16%和134.27%。
与此同时,公司的财务压力逐渐显现。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广汇能源账面货币资金仅为40.98亿元,而短期借款高达96.1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到40.67亿元。
去年9月,广汇能源宣布将投资建设伊吾广汇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64.8亿元。2025年,公司计划净新增融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支持相关项目的推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广汇能源引入“富德系”或将为其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帮助公司在当前主营业务下行的压力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