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聚焦新质生产力作出科学部署,凸显了对这一事关大局的战略任务的高度重视,同时提出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一些基本原则,为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论,指明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方向和路径。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它并非一般性的科技创新所能推动,更多是由具备原创性、颠覆性、融合性,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前沿科技创新所驱动而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主要国家竞争空前激烈的大背景下,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更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这是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事关重大,形势紧迫,就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贻误发展时机。脱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什么热门就投什么”,或毫无重点地“撒胡椒面”,强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可能会导致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等现象出现,进而迫使市场陷入内卷,结果不仅发展不了新质生产力,还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的警醒极其必要且关键。
深入学习领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就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深入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经济大省更要勇挑大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更具前瞻的战略眼光、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更为积极的主动作为,把科学部署转化为顶用管用实用的政策,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以自身的探索探路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突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