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 新华社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在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就此进行了解读。在104分钟的吹风会上,黄守宏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10个问题,回应了GDP增速、就业、民营经济发展等热点话题。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主脉络
黄守宏介绍,今年《报告》的纲要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脉络就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整篇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展开。
关于起草过程,黄守宏介绍,起草组充分听取了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报告》稿形成的基础就是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工作意见和建议。稿子形成后又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征求意见,今年发出4000多份,从中梳理出1100多条意见建议。
社会各界对《报告》起草高度关注,通过各种方式提出了大量宝贵建议。比如,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截至3月4日,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在征集活动中,还收到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网友建言,包括投资人、经济学家、教师、医生等,他们对在中国投资兴业、签证办理、到中国旅游购物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黄守宏提到,总体来看,对今年《报告》提出建议的人数众多,仅中国政府网就有160万人提出建议,其他媒体活动中也有几百万人参与,涵盖各个职业和年龄段人群,具有广泛代表性。
2023年的成绩单含金量很高
今年实现增速5%有条件有支撑
中国为什么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黄守宏表示,这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而制定的,包括国内国际形势。
他解释,从当前需要看,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风险,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根据就业跟经济增长的对应关系,或根据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体测算一下,要实现就业目标,经济大体上也需要保持5%左右的增速。而从长远或者从中长期来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隐含着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根据各方面的测算,从现在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经济增速大体要保持在5%左右。从可能来讲,是综合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和有利因素综合权衡的。
黄守宏表示,今年实现5%的增速是有条件有支撑的。一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包括去年实现5.2%的增速,背后的基本动因是没有改变的,而且很多方面在显著增强。《报告》提到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等。
二是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去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在趋于弱化。2023年年初一二月份我们还在为疫情平稳转段而努力,今年疫情的“疤痕”效应在减弱。比如,去年通过各方面协同努力,房地产投资销售总体上有所好转,地方债务风险整体得到缓解,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步伐也在加快。
三是去年以来采取的一些重大政策措施的政策效应今年也在持续显现。政策从实施到见效需要一个周期,所以去年下半年采取的一些政策效应主要会在今年显现。
黄守宏表示,《报告》提到,总体来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去年经济增速能达到5.2%,今年实现5%左右的增速完全是有可能的。”
更加突出了就业优先导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以上,设定这个目标有什么考虑?黄守宏说,今年《报告》中更加突出了就业优先导向,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为实现就业目标,特别是保障年轻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既包括了宏观政策,《报告》要求今年加强财政、金融等政策对就业的支持力度,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同时,专项促就业政策也加大力度,比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就业社保补贴等。
二是加大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群体的支持。《报告》要求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的支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帮扶。同时对社会关心的公平就业、权益保障等工作,《报告》也作了安排。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国家现在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现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既有“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也有“有活没人干”的问题。很多行业和领域都人才短缺,比如制造业领域人才缺口有3000万人,养老护理潜在的人才需求有1000多万。
“这些短缺反映出我们的就业潜力。”黄守宏称,《报告》提出要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既能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总结2023年的工作时,黄守宏认为,去年的成绩单含金量很高,既有显绩又有潜绩,既有物质财富也有精神财富。
他介绍,成绩单中有外在的、有形的、看得见的、可用数据来衡量的成就。比如,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经济增速达到5.2%。从纵向比较,5.2%的增速比去年加快了2.2个百分点,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从横向比,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
黄守宏强调,成绩单中也有不好量化或者难以量化,但每个人都能够感知、可以感受到的成就。比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可选择的商品和服务更为丰富等。还有很多内在的、深层次的、静悄悄的成效,比如理念的转变、制度不断完善、作风的改进、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等。
有记者注意到,《报告》回顾去年工作时提到了“成绩来之不易”。黄守宏称,从经济发展来说,《报告》里讲去年面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的局面,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多年少有的,是“几碰头”。既有疫情因素,也有疫后经济恢复的复杂因素,还有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地显现,像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这些风险显现。此外,还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内需不足和外需下滑碰头,周期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同时并存等。
“这些挑战能应对好其中一项就很不容易。”黄守宏称,面临极其复杂严峻的局面,我们能把经济稳住,完成全年经济发展任务就很不容易了。在许多方面,又出现了许多积极向好的变化,更为难得。
多方面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针对民营企业信心不足、发展前景不乐观等问题,黄守宏表示,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报告》提出了多方面的举措。
他介绍,围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已经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总体落实情况是好的,但有些没有到位,要继续把这些政策落实落细。此外,还要围绕企业关切推出一些新举措,比如针对民营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拖欠账款问题,《报告》要求要健全防范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报告》提出要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等。
围绕企业关切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黄守宏介绍,《报告》强调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民营企业反映较多的。同时,还将在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黄守宏还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民营企业敢拼敢闯敢干,在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优秀的企业家精神,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报告》指出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政府要营造好的环境,为民营企业搭建舞台;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挑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