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治理如何“自造血”?| 活力中国调研行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闫文瑞 文图】当治理资源不再等靠要,当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基层治理会焕发出怎样的活力?7月29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南省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许昌的城乡社区(村),基层单元“自造血”如同一条线,串起了散落城乡的治理创新。
网格里的活水循环
“丁阿姨,天气热,您和姐妹团到二楼的活动中心练舞吧!”在魏都区文峰街道河西社区社工之家,党委书记张琳刚把社区居民组成的老年舞蹈队安置妥当。“过去社区干部忙得脚不沾地,群众还总说服务不到位。”张琳指着“德邻社·社工驿站”的牌子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引进9家专业社会组织,覆盖文化教育、应急救护等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还孵化33支社区志愿组织,激活居民自治活力;组建4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女童保护、童游三国爱心敲门、幸福邻里等特色服务项目,运用专业方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形成“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融合发展模式,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网格治理的创新不止于此,在建安区幸福社区,一张标注着144个微网格的地图铺满整墙。“网格员就是在社区内居住的党员干部、物业人员、居民代表等。”社区书记孙亚鹏点开手机,“2号楼电梯故障,居民在许邻e家小程序‘吹哨’了。”信息即刻推送至物业和网格员,两小时后故障解除。平台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在24小时内回复居民“哨声”,374件居民诉求办结率高达97.8%。
网格间更精妙的联动设计,让资源流转更高效。社区招募商户成为“网格合伙人”,为网格员提供专属折扣。“网格员得实惠,商户获客源,社区省经费。”孙亚鹏指着志愿者积分榜,“居民参加巡逻、调解能换理发券、洗衣卡——服务资源就这样转起来了。”据介绍,网格员帮商户引流,去年已带动辖区106家商户明显增收。
在社区文化广场和社区活动室,剪纸社团正组织团员制作八一建军节主题窗花,一旁的儿童心理辅导公益课程上,孩子们认真听从老师指引闭目冥想。23个特色社团如同毛细血管,让8000多人的社区重新变回“熟人社会”。“以前住对门不相识,现在谁家有事大家都来帮。”居民杨建敏说,这是她眼中最实在的幸福。
商业街里的诚信生态圈
城市社区的网格里涌动着治理活力,而在商户云集的商业街,另一种“自造血”模式正以诚信为纽带悄然生长——让商户从治理对象变为治理主体。
“多亏小田帮帮团,我的摊位纠纷三天就解决了。”禹州市颍川街道商贸社区,一位商户说道。这个拥有754户商户的商居社区,正用诚信商圈建设破解管理难题。
更深层的“造血术”藏在诚信商圈的构建里。该社区打造诚信商圈党建品牌,每年在辖区内开展“党支部推荐放心店”“党员示范商户”评选活动,对辖区内30家门店进行了挂牌表彰,引导广大商户共同参与创建诚信商圈;商家联盟则通过“益路同行”直播团购,将社区资源转化为“商圈基金”,同时又反哺了社区治理。社区党支部书记田荔嘉说,商户得口碑,居民得实惠,治理不再等靠要。
顺应“互联网+社区治理”的新形势,社区还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共享直播间,为居民、商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综合服务——这里既是倾听民意的“拾音器”,也是商户卖货的“扩音器”。社区不仅以预约报名形式免费向有需要的商户开放直播间,帮助拓宽线上销售渠道,还成立直播团队,与苌庄镇“沐康堂”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通过“社区支书小田”抖音号直播宣传,架起助企服务的新桥梁。
在小田帮帮团调解室,一面“矛盾不上交”的锦旗格外醒目。这支由社区干部、商户代表组成的队伍,一年化解40余起纠纷,成功率100%。“商户抱团发展,矛盾内部消化,这才是商圈应有的样子。”田荔嘉说。
“海棠村”的内生密码
“春分赏海棠,夏至摘瓜果,秋分品羊肉,冬至包饺子。”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红松算起“四季账”。这个曾是省级贫困村的小村庄,如今靠着“原谷原麦”包子、炖山羊肉等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石红松有另一重身份——“原谷原麦”品牌创始人。2016年他创立包子品牌时,用自家企业为村民担保贷款,村集体也主动入股。如今260余家直营店遍布全省,村民既是员工也是股东。“去年仅包子连锁就带动人均增收过万。”石红松说。
除了产业带来的“物质底气”,给足“情绪价值”也是石红松的治理妙招。“治理企业靠制度,治理村庄靠文化!”他告诉记者,河东张庄村有一条“石街”,每家门口都立着一块独特的石头,虽形态各异,却都承载着耕读传家、忠厚做人的家风,被村民亲切称为“石头门前放,家风美名扬”。村里还格外重视善孝文化,每年中秋节、重阳节等节点会举办免费饺子宴、集体生日、文艺演出、义诊义剪等活动,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并设立每月农历初九为“孝道日”,让传统孝道文化引领文明乡风。
从城市社区的社工驿站、网格合伙,到乡村的产业带动、文化铸魂,基层“自造血”,关键在于激活每一个治理主体的内生动力。正如石红松所说:“家家有事干,收入年年翻,邻里都和谐。”这份藏在海棠花里、网格中、商圈间的幸福密码,正在许昌大地上持续生长。
责编:陶纪燕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