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观察|科技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技术成果如何跨越“死亡之谷”?

访客 2024-01-10 12:20:06 81236 抢沙发

“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证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这已经得到历史证明。但该模型把技术进步视作天降甘露一样的外生变量,后来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则将技术进步视为内生变量,认为人力、资本等其它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带来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在近日由上海技术交易所主办的“高质量技术要素市场建设暨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30周年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李东荣强调,尽管不同经济增长模型设计上存在差异,但均认可技术进步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而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一次重大科技创新和突破都会推动新一轮经济周期繁荣和发展,引发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国际格局的重大调整。“科技创新在今天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安全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从原来的模式创新、人口红利走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历史拐点时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杭州光机所所长张龙如是表示。

“推动科技进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务必要求实现技术要素顺畅流通和高效转化,从而对技术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李东荣看来,这也是30年前上海技术交易所设立之际的期望所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上海技术交易所筹建领导小组原组长华裕达在当天的大会现场感慨万分,“30年前我们开了一个头,更重要的是今后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宽阔的空间让技术交易所去做。”其认为,如果从更高的高度、更深的深度、更宽的广度来看,“技术交易所不仅推动科技经济结合,也是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的平台,技术创新、技术发展、理论实践,要有这样合作交流的平台。”

上海技术交易所 IC 资料图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是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我国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2019年12月31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复函上海市政府,同意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席会议备案。2020年10月28日,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打造核心交易体系,依法组织技术成果及技术交易服务,并提供一站式交易结算与交易鉴证服务,形成创新资源聚集效应,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部此前发布的《‘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三个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基本建成。

“成立30年来,上海技术交易所致力于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流动高效的技术要素市场,搭建全国技术交易网络,取得显著成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如是表示。

以2020年10月28日开市至今数据来看,这家交易所累计交易额已超325亿元,服务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创新主体230余家,推动科技成果权益登记和评价上万项,为252家企业提供金融授信服务,累计授信融资额达37.22亿元。同时,跨境技术交易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触达20多个国家海外渠道、20多家海外高校院所。

值得关注的是,为不断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2023年8月,上海市科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纳入试点。改革试点围绕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运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合规保障3个方面,包括7项改革试点任务、1项保障任务。

在上述大会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赵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慧与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试点单位代表的相关人员共同启动了“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发布了“十项举措”,分类施策、精准落实改革任务。

澎湃新闻记者从大会上获悉,上述十项举措主要包括推动试点单位建设TTO部门(技术转移专职机构或部门)、建立配套制度、实施成果管理及转化提质行动、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服务包”、构建“互助组”、开设“训练营”、建立服务网络、建立“技术交易直通车”、建立技术经理人“资源池”、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会”等。

上述试点单位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计菁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医学院而言,由于其自身特殊性,“使得在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当中,不可能完全复刻高校的经验和机制体制,这一次的赋权改革实际上是真正把原来捆住的医院的‘手脚’打开了。”

计菁以上述“十大措施”中的建立技术经理人“资源池”为例提到,“做技术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其实在市场上其实还是非常稀缺的,对医院来说,原先大部分都是从科研管理岗位转岗过来的,但实际上管理职责范围、个人的能力以及团队作战的能力要求,都跟我们传统的科研管理岗位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她补充道,目前在上述改革试点的背景下,鼓励这一类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让医院内这部分人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通过改革试点,把相关路径明确以后,会有更多优秀的人到队伍里面来。”类似的,计菁提到,“‘十大措施’里面,第一条就是推动试点单位建设TTO部门,这也让我们觉得有了盼头,就是明确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而不是像之前可能只有一个人甚至‘半个人’在管理这件事情。”

计菁同时强调,相较于高校和研究机构,医院的研究和创新离市场更近、能够更快地去落地。“无论是处于医疗一线的医生还是护士,甚至检验部门、医院里专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等,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认为,关键在于要把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临床研究得到的一些成果,尽快地推向市场。“医院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研究和成果转化,进行产品化,最终才能回到医院造福百姓。”

除了上述“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启动之外,多项促进技术要素市场发展以及与其他要素深度融合发展的举措也在当天大会上推出。例如,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三家交易机构共同启动“长三角高质量技术要素市场赋能行动”,未来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市场平台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区域联动,助力全国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建设。

此外还包括,大会启动了“科技金融合作联盟”,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合证券、银行、投资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创新性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

“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骆大进在大会上指出,作为技术要素市场创建者、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上海技术交易所要持续推进高质量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技术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1-10创新”断链,技术成果如何跨越“死亡之谷”?

技术交易所为技术要素流通提供平台,同时也需要多环节融合发展。

“技术要素的本质和属性有别于其他常见的生产要素,它具有非标性和依附性,链条长、风险大、不确定性高,大多需要依附于特定研发载体和科技人才,这决定了技术是一种生产难、确权难、交易难的特殊商品,也决定了技术要素市场是一种建立难、定价难、监管难的特殊市场。”

李东荣指出,建设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需要充分认识技术要素的特殊性,直面技术要素市场所面临的现实困难挑战,并一一加以解决。

其从科创金融谈道,“我们应该注意到,科创实际上并非一个全新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将这个方向作为金融界重要着力点。”在李东荣看来,以银行为代表传统金融机构做出积极探索,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革新支持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李东荣提到,当前做好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金融业自身改革内在要求。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从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扩展到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其同时提醒,我们要充分尊重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内在规律要求。“一方面积极探索并引导科创金融对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倾斜;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拔苗助长,造成企业的恶意竞争和资本的无序扩张。”

而在张龙看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真正融合任重而道远。“科技成果转化一直在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不认为是‘最后一公里’,否则几十年早就喊通了。”他表示,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一直致力于如何让实验室技术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做一套‘算法’让科技成果转化没有那么难。”

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一名“老兵”,张龙认为中国目前并非是科研创新能力薄弱,“而是由于科研创新没有很好转化为产业端,使得我们科研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产业的发展优势,我们转化率非常低,仅仅5%,甚至还要打些折扣。”

如何去思考创新链对产业链高质量技术的供给能力?张龙认为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剖析底层原因,在其关键症结之一为创新链和产业链长期以来分立发展。张龙补充表示,一方面企业端的创新发展甚少考虑需要中国科研机构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高校端也存在大量为了创新而创新的现象。

“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提,中国创新链‘1到10’是断链,我们应该用一种机制做好‘1到10’的创新,所谓‘1到10’的创新是一个产业技术,而‘0到1’是原理性的技术,不是真正的产业技术。”张龙强调,创新需要诸多要素形成有机耦合,而常见的很多“撮合”甚至“结合”都远远不够。

其所带领的杭州光机所于2019年9月正式揭牌,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共建。据张龙介绍,杭州光机所聚焦光电领域,精准辨识创新价值“1”;突出服务补短,实现创新进化价值“10”;优化发展保障,助力创新价值跃升“100”,通过以上3点构建以“孵化产业技术(1→10→100)”为核心的“人才引育+技术孵化+天使创投+产业转化(创新创业)”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形成了加快跨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死亡之谷”的新模式。

“今天中国的高校里面不是缺宝贝,而是不知道如何挑一个对的宝贝往一个对的方向组建对的队伍以对的节奏创业。”张龙强调,“创业要成功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科技创新时代适用的是长板理论而非木桶理论,所谓的长板理论就是要打造有价值的稀缺,同时通过孵化器的转化能力来补齐短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则分享了过去的2023年里复旦大学在促进科创发展方面进行的新探索。

就在2023年12月3日,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创立了复旦科创母基金,首期规模达到10亿元,全力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母基金坚持市场化投资、专业化运行的基本定位,通过学术界、创新界和创投界的高质量耦合,围绕创新、创业、创投三个要素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打通校内校外协同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第一个复旦’的建设。”马余刚表示。

马余刚同时介绍,复旦科创母基金主要投资3+X赛道,重点关注复旦所长、国家所需的硬科技领域,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高成长性的项目。“‘3’是指生命健康、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新材料赛道;‘X’则包括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它前沿科技领域。”

此外,马余刚还提及,复旦大学还创新成立了针对优势学科的一些前孵化专项资金,直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科学家们创新创业。一个是生物医药领域前孵化专项资金,首期规模达到1亿元;另一个则是大数据-类脑研究领域的前孵化专项资金,首期规模也是1亿元。

“复旦大学坚持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积极应对新时代高校面临的挑战,深化科技创新环境。此外,通过改革科研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成果转化,我们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了有效支撑和保障。”马余刚最后总结表示,“通过科创母基金设立和前孵化专项基金投入,复旦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我们也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复旦大学将继续在科研领域保持领先的地位,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123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