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支付宝发布重要提醒 警惕“会员卡”“团餐大单”“刷单”新陷阱!

访客 2025-11-09 17:00:08 41673
支付宝发布重要提醒 警惕“会员卡”“团餐大单”“刷单”新陷阱!摘要: 【支付宝发布重要提醒】11月9日,支付宝安全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紧急提醒,披露近期频发的三类新型网络诈骗:以“XX...
【支付宝发布重要提醒】11月9日,支付宝安全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紧急提醒,披露近期频发的三类新型网络诈骗:以“XX超市一日会员卡”为饵窃取账户密码、利用“企业团餐大单”视频盗刷付款码、通过“低价商品刷单”实施连环诈骗。这些骗局已造成多地用户损失,其中单笔最高涉案金额达5万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我以为只是充个会员卡,没想到连验证码都给了骗子。”杭州的李女士向记者回忆被骗经过时仍心有余悸。11月2日,她在某视频平台看到“XX超市一日会员卡”促销广告,客服以“系统升级需人工操作”为由,诱导她提供支付宝账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短短20分钟后,李女士不仅未收到会员权益,反而收到游戏充值扣款通知,累计损失3888元。

  支付宝安全团队拆解骗局发现,此类诈骗呈现三大特征:精准场景伪装:骗子利用超市会员、视频VIP、演唱会门票等高频消费场景降低用户警惕性;技术伪造流程:通过伪造的充值流程图、客服对话界面营造正规假象;连环诱导操作:以“系统故障需二次验证”等理由骗取验证码,实现账户盗用。

  “任何索要账号密码、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支付宝安全专家强调,“正规平台绝不会要求用户提供此类敏感信息。”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支付宝风控系统已拦截此类诈骗攻击超12万次,但仍有部分用户因急于求成落入陷阱。

  广州天河区某餐馆店员小美的遭遇更具戏剧性。11月5日,她接到自称“XX香港分公司行政”的电话,对方以预订10人聚餐套餐为由,主动提出支付1000元定金。当小美按要求开启视频通话准备接收“收款码”时,骗子趁其切换收付款页面的瞬间,反向扫描付款码,瞬间盗刷1000元。

  “这种手法利用了视频通话的视觉干扰性。”支付宝技术团队分析指出,骗子通过话术诱导受害者频繁切换界面,利用0.3秒的操作间隙完成盗刷。更恶劣的是,部分案件中骗子会二次联系受害者,以“操作失误需退款”为由,诱导其提供更高额度的付款码,造成更大损失。

  针对此类风险,支付宝已上线“付款码隐私保护”功能:用户可通过“收付款-右上角三个点-付款码隐私保护”开启,开启后付款码将自动隐藏部分数字,需点击“查看付款码”并完成生物识别验证后才能展示完整码。

  相比前两类骗局,刷单诈骗的“连环套”更令人防不胜防。上海张女士的遭遇堪称典型:她在直播间花7元购买电动搅蒜机后,被“售后客服”拉入“商家福利群”,群内“导师”以“小额返利”诱导她完成500元充值任务。当她试图提现时,对方以“操作失误需补单”为由,迫使她连续支付1000元、3000元、5000元,最终累计被骗5.2万元。

  “刷单就是诈骗!”支付宝安全中心重申,此类骗局通常遵循“小额返利→大额投入→系统故障→持续补单”的固定套路。数据显示,2025年刷单诈骗案件中,62%的受害者首次投入金额低于100元,但最终平均损失达2.3万元。

  面对诈骗手段升级,支付宝安全体系持续迭代:智能风控系统:对异常登录、高频交易等行为实时拦截,2025年已阻断超1.2亿次风险交易;反诈知识普及:通过APP弹窗、生活号推送等形式,向用户推送典型案例解析;警企联动机制:与全国300余个公安机关建立快速止付通道,平均资金拦截时间缩短至8分钟。

  “但技术防护永远无法替代用户的安全意识。”支付宝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负责人呼吁,用户需牢记“三不原则”:不泄露:任何情况不透露账号、密码、验证码;不轻信:不明链接不点击、陌生二维码不扫描;不转账:绕开平台私下交易、要求先付款后发货的均为诈骗。

  从“会员卡陷阱”到“视频盗刷”,再到“刷单连环套”,这些骗局折射出数字时代的新型犯罪特征:技术伪装更逼真、心理操控更精准、资金转移更迅速。但再高明的骗术,本质仍是利用人性的贪婪与疏忽。

  正如国家反诈中心提醒:“所有声称‘稳赚不赔’‘高额返利’的承诺,都是诈骗的开场白。”在这场技术与人性的博弈中,唯有保持清醒认知、筑牢心理防线,才能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当每个用户都成为反诈链条上的一环,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无懈可击的数字安全网。

  以上就是【支付宝发布重要提醒】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宫外财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