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 金正恩凌晨吊唁显国家哀荣!
摘要:
      【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11月4日凌晨,平壤锦绣山太阳宫庄严肃穆。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身着深...    朝鲜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为国家元首。自1998年担任该职以来,金永南累计签署法律文件327件,接待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189人次。2019年4月11日,当91岁的金永南在最高人民会议上将象征权力的木槌移交给崔龙海时,现场爆发的掌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他的卸任标志着朝鲜政治从‘个人权威’向‘制度权威’的平稳过渡。”首尔大学朝鲜研究系教授金允哲分析指出,金永南任职期间,朝鲜通过修订《社会主义宪法》完善国家元首制度,建立国防委员会扩大会议等集体决策机制,这些制度创新为金正恩时代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法理支撑。
作为朝鲜外交的“首席代表”,金永南的出访轨迹勾勒出独特的战略轨迹。1992年访华期间,他促成中朝签订《关于边界问题的协定》,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议;2003年再访莫斯科,推动俄朝能源合作协议签署;2016年率团参加里约奥运会,使朝鲜成为首个同时获得夏奥会和冬奥会参赛资格的社会主义国家。
“他深谙‘以小博大’的外交艺术。”曾与金永南共事的前外务省官员回忆,在2003年朝核危机六方会谈期间,金永南创造性提出“分阶段、同步走”原则,既维护国家尊严,又为后续谈判保留余地。这种平衡智慧,使朝鲜在强权包围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金永南的逝世,恰逢朝鲜推进“20×10”国家发展目标的关键期。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头版社论指出:“金永南同志用毕生精力证明,忠诚于党和领袖、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是朝鲜政治家最崇高的使命。”这种评价,实质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制度紧密绑定。
在平壤金日成广场,数万民众自发献上白色菊花。72岁的退休教师朴英姬告诉记者:“我父亲参加过抗美战争,我经历过‘苦难行军’,现在我的孙子在科学院工作。三代人见证的不仅是金永南委员长的长寿,更是朝鲜制度的生命力。”
当11月5日的出殡队伍护送灵柩穿过平壤大街时,沿途数十万民众齐声高唱《没有你就没有祖国》。这场持续两天的国葬,既是对一位政治家的终极致敬,更是朝鲜向世界展示制度自信的特殊仪式。金永南留下的,不仅是21年国家元首任期的记录,更是一套经受三代领导人检验的政治传承机制。正如金正恩在吊唁簿上的题词:“您用一生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在朝鲜追求国家繁荣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这种精神遗产,必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就是【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宫外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