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网格里有大作为

访客 2025-10-21 11:01:57 82930
小网格里有大作为摘要: ——河南淅川龙城街道“网格+”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邻里纠纷谁来调?老人办证去哪办?安全隐患如何防?在河南省淅川县龙城街道,...

——河南淅川龙城街道“网格+”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邻里纠纷谁来调?老人办证去哪办?安全隐患如何防?在河南省淅川县龙城街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网格”。

方寸之格,承担着民生万般事;细微之处,尽显治理绣花功。近年来,龙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网格+”治理模式,把矛盾调解、为民服务、宣传教育、安全巡查等内容系统整合,织密组织体系、筑牢安全防线、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同心圆”。

“网格+化解”

促进邻里和睦相处

楼下漏水,楼上揪心。西湾社区的魏大姐和薛先生曾是“对头”——一条漏水管道,让两家关系跌入冰点。

“要不是海迪,我们这邻居真做不成了。”说起网格长李海迪,魏大姐语气里满是感激。

作为网格长,李海迪知道两家的矛盾后没有“和稀泥”。她第一时间上门查看,联系专业维修师傅现场“诊断”,在她耐心协调下,薛先生主动修复管道,两家人握手言和。

这起“管道风波”的顺利化解,是龙城街道“网格+化解”机制的一个缩影。依托网格单元,街道整合社区网格员、民警、法律明白人等力量,构建起“倾听诉求—分析症结—公正调解—跟踪回访”四步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及时消弭。

网格员们人熟、地熟、情况熟,通过常态化“敲门行动”,动态排查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做到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网格+服务”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以前办养老认证,得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好了,网格员上门就办妥!”老街社区的仁胜俊大爷说起“网格+服务”,连连竖起大拇指。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群体,龙城街道推动服务下沉,网格员变身为“代办员”“贴心人”。代购代办、生活照料、电话问候、上门服务……一项项暖心举措,串起千家万户的“幸福线”。

服务不止于日常。街道还以活动为纽带,激活网格治理动能。春节写对联、端午包粽子、中秋话团圆,健康义诊、文艺联欢、亲子阅读、手工课堂……一场场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书屋接连上演,既传承了文化,也凝聚了人心。

“今年已开展各类活动30多场,既帮家长缓解‘看护难’,也让孩子长了见识。”老街社区网格长王燕飞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形式,让文明新风吹遍社区每个角落。

“网格+宣传”

增强万家防范意识

将辖区划分76个基础网格,配备76名专职网格员和54名兼职网格志愿者,龙城街道织就一张覆盖全域、反应灵敏的“信息网”。

在商铺林立的东风路段,网格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开展精准宣传教育,将复杂的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把消防安全、反诈防骗、食品安全等知识送到商户手中。

“国庆期间,网格员带安监人员来店里,一查就发现软管老化了,我当天就换了新的。”烧烤店朱老板感慨,“他们不仅讲安全,还帮我们查隐患,实实在在。”

线上+线下、集中+入户,龙城街道通过网格这条“毛细血管”,把政策信息精准送达居民,也把群众的反馈和疑问及时收集上来,实现宣传“有声有色”、沟通“双向奔赴”。

“网格+巡查”

织密辖区安全防火墙

“高空抛物,真是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楚都社区平煤一期的李文平,至今心有余悸。

民有所呼,网格必应。楚都社区迅速召开网格议事会,一方面在重点区域安装76个智能摄像头、张贴警示标语;另一方面组织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成立“文明宣讲队”,以案说法、以情说理。

如今,小区高空抛物案件下降九成,孩子们又能在楼下安心玩耍。

该街道将平安建设深度融入网格管理,制定巡查清单,涵盖公共设施、消防隐患、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内容,形成“网格巡查—问题上报—联动处置—反馈销号”闭环机制。

“龙城网格云”智慧门牌更成为居民参与治理的“新窗口”。“随手拍、随时报”,网格员日常巡、居民共同防,一张群防群治的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需为向,把关乎民生的“关键小事”一件一件办实,让民情在网格中汇集,服务在网格中直达,矛盾在网格中化解。一个更加和谐、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新图景,正在淅川县龙城街道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见证着“小网格”如何托举“大民生”,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实践与活力。(卢晋荥 孙道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