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6000万人次逛商圈!双节同庆北京消费市场热力升腾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消费市场热力升腾。长假期间,北京围绕“京彩四季”主题推出500余项文商旅体促消费活动,着力丰富消费供给。8天假期,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随着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举办,“票根经济”有效激活假日消费活力。石景山区联动区内重点商圈推出“赛事票根惠享季”活动,消费者凭赛事票根享受200余家商户优惠。“中网嘉年华Open Live第二现场”联合朝阳798艺术区、房山首创奥莱等打造3个超现场,以票根串联百余家品牌商户。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假日期间,新首钢园商圈、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5.9%。
中秋赏月,夜间消费也在升温。朝阳区“国际灯光消费季”光影秀场和水上表演点亮“不夜朝阳”,亚奥、燕莎蓝港两大商圈夜间客流量分别同比增长39.1%、2.1%。丰台区“卢沟晓月”“永定河与北京城”光影科技展现历史文脉,石景山区模式口音乐嘉年华、延庆区世园公园无人机表演每日傍晚启幕,激发夜间消费潜力。据手机信令数据显示,全市60个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假日期间,餐饮消费同样火热。“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等位的队伍就没断过,靠窗的座位得翻台五六次。”鼓楼马凯餐厅前厅经理张雪肖,见证了老字号的火爆生意。国庆期间,这家老店的梨园烤鸭双人餐、毛氏红烧肉、剁椒鱼头成了外地游客的“必点清单”。来自大连的游客程女士刚逛完南锣鼓巷就直奔这里:“做攻略时就认准了这家老字号,果然每道菜都地道,没白排队!”
除了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本地市民也青睐在老字号举办家宴,在老字号同春园,已近花甲的宋阿姨带着老同学和孙辈们一同来赴约:“这是我们延续十几年的国庆传统,得让孩子尝尝老辈人的味道。”假日期间,华天集团旗下老字号餐厅营收环比增长超25%,其中,外卖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10%。 此外,紫光园、吴裕泰、北京稻香村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8.8%、44.5%、12.8%。
簋街也在假期迎来旺盛客流。其中,热度最高的胡大总店24小时营业,要想不排队直接吃上小龙虾,得凌晨3点以后来才行。“最多的一天取号4270号,翻台率达到900%。”店长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店里特意增加了40%的备货量,小龙虾一天要卖出9000多斤。
假日期间,全市推出系列主题旅游线路,“跟着赛事游北京”赛事旅游线路、“秋实累累”乡村旅游线路等丰富金秋出行选择。随着入境游热度攀升,假日期间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