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据央视新闻,国家发改委透露,目前,增发国债项目已落地的1.5万个项目中,1.1万个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72%,剩余项目将力争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
据悉,目前,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进展比较快,京津冀3省市的项目开工率已达到95%;一批学校、医院、供水、道路等灾后重建的民生项目已基本完工,可以及时投入使用。
去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当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的投向主要用于8个方向,即灾后恢复重建,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在国新办今年3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到今年2月,已经分三批下达完毕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增发国债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
“从支持领域看,1万亿元增发国债中,超过一半用于防洪排涝等相关水利设施建设,超过2000亿元用于京津冀等地的灾后重建,其余资金主要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以及森林火灾等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刘苏社说。
刘苏社表示,国家发改委建立了增发国债项目的调度机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调度。将督促地方加快工作进度,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实地督导,推动这些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开工,在年内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特别是督促部分灾后重建项目在今年汛期前建成投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