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网飞改编《三体》的四点启发

访客 2024-03-30 18:13:46 79344 抢沙发

历时3年,网飞版《三体》终于在3月面世,尽管在海内外都引发了诸多争议,但上线第一周,网飞《三体》交出了毋庸置疑的收视成绩。

首周末4天观看人次达1100万人,空降本周Netflix剧集全球观看人次榜亚军,《三体》在美国实现连冠的同时,也在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十强。

网飞剧集对《三体》IP海外影响力的提升显而易见。据《Variety》报道,《三体》剧集的播出带动了原著小说《三体》和剧中提及的《寂静的春天》两本书的销量暴涨,《三体》小说目前高居亚马逊畅销文学榜冠军,日文榜也冲上日亚榜冠军,均为《三体》小说在海外的最好成绩。

抛开原著党是否满意,网飞《三体》首先是一部在目标市场受到广泛欢迎的剧集作品,在这层意义上,它的改编是成功的。

双雪涛此前表达过自己在影视作品改编中的态度,影视改编是一位作者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另一位作者再创作,「不能惦记和痴迷自己的风格,改编一定要先将小说打碎。」

我们或许可以化用《三体》原著里传播最广的那句名台词,「给影视以IP,而不是给IP以影视。」

对改编《三体》而言,这是必须做,也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我们此前在《改编刘慈欣IP的四个关键要素》里提到过,刘慈欣作品的改编难度极大,既需要足够的能力和技术理解和传达作品的高概念世界观设定,还必须以丰富手段填补原作中故事和人物的确实,并对其价值观底色做更易被市场理解和接受的过滤。

由《权力的游戏》创作团队操刀,网飞《三体》对原作拆散重组式的改编,展现出成熟的剧作技法和对故事的再解释能力,赋予它影视的叙事规则和表达需求,也让它变得更像一个全球市场语境下的大众娱乐产品。

对于中国影视行业而言,难得的是,我们少有可以与好莱坞一线团队面对面「同题」的机会,同时考虑到科幻和刘慈欣IP在当下中国影视市场的重要性,对网飞《三体》改编思路的梳理,是具有启发性的。

叙事:从线性到网状

网飞《三体》给大部分观众的第一感觉是极快的剧情推进节奏。相比腾讯版用30+集讲完小说第一部,网飞版本将时间线压缩,将本分散于三部小说数百年时间线上的几位主要角色放置于同一时间节点上,在8个小时的内容体量里迅速推进了近一半的原作情节。

这一改编基于影视表达需求,尽管是刘慈欣作品里情节感和名场面最多的作品,但《三体》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刘慈欣一贯的强世界观弱故事、弱人物的特点。但影视作品与小说的不同在于,它需要情感浓度高的强情节来推动。

《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选择了在世界观下重写剧情,而《三体》的难点正在于,在交叉的时间线中,面对阶段性主角的更替,如何有效进行叙事。特别是对于剧集而言,主角是观众产生代入感和情感链接的核心,剧集要提供明确且延续的进入点。

网飞《三体》将小说原有的线性叙事改为网状叙事,最重要的改编是将原本分散于三部中的故事统一,并以多线并行的方式推进。这点也符合原作设定,汪淼、罗辑和程心的故事虽然在三部小说先后展开,但在时间线上属于同一代人。

难点有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原作中的核心角色和情节,并进行有效提炼;二是在原本分散的角色之间建立起可信、合理的人物关系;三是梳理和重建时间线,创作符合剧集观看要求的故事节奏。

牛津五人组不能被视为《三体》主角的简单集结,是编剧DB在提炼原作核心角色特点后,重新创作的角色。事实上,在《权力的游戏》改编中,DB就有对很多角色进行删减和合并, 以创造出性格和故事更鲜明的人物形象。

以一个亲密,且互动频繁的小团体为原点,原作中最精彩的几条核心故事线被同步推进,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程心故事线的整体性提前。

它为叙事带来了两个重要改变:一是线上游戏这条线和倒计时做了拆分,分别由两个角色同步推进,并行叙事比原有的汪淼单线叙事节奏更快,信息浓度更高;二是阶梯计划和云天明的故事被整体提前,作为应对三体人入侵的重点剧情之一,填充了名场面古筝计划与面壁者之间叙事高潮的空缺。

在可以看见的勾连中,时间线的合并在后续会带来更大的戏剧冲突,比如当理念冲突不仅发生在派别之上,也发生于一个关系更亲密的小团体中,在第一季结尾,程瑾和男友(目前被很多观众认为原型为章北海)的争吵已经展现出苗头。

人物:从单人到群像

主角团的设定除了丰富叙事,也对主要人物的塑造极为重要。

人物是大部分影视团队在改编刘慈欣作品时遇到的一个共通问题。和他对宇宙宏大但具体的想象形成一种对比,刘慈欣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一直被认为相对扁平和工具,缺乏角色魅力。大部分时候,他小说中的角色只是帮助读者观察世界的眼睛。

在《三体》中,很多占据重要篇幅的角色,也很难被称为是成功的任务塑造,他们代表着不同立场,不同学则,却不是有具体性格的人。

无论是《我的三体》系列,亦或是腾讯版《三体》,以至于动画《三体》,大部分影视团队会通过原创剧情为角色创造新的人物弧光。DB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提到,改编重心除了将复杂的物理学概念可视化,最繁重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原著人物相对空洞扁平的问题。

在网飞《三体》中,无论是一开场奥吉和程瑾的酒吧谈话,还是威尔临终前索尔的陪伴,五人组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日常表达和情感互动,让主角团更像人,也让观众更容易代入其中。

杰克·鲁尼是五人组中比较特别的角色设定,他在原作中没有明确对标,也是五人组中唯一没有从事物理相关职业的人,这个负责插科打诨的角色提供了笑料和一种普通人视角,特别是在线上游戏段落充当气氛调节。

通过对人物背景设定的进一步补充,和相关情节细节的展开,网飞《三体》中单个角色的行事逻辑变得更明确和和显性。

比如,程心在原作中的设定仅仅交代了她是孤儿出身,但在网飞版中,她的背景被设定为在湖北洪灾中幸存的孤儿,亲眼目睹父母被洪水卷走,这进一步解释了她为何会对游戏中的NPC小女孩投以巨大的情感,并执着于拯救她,某种程度上也对程心未来成为执剑人后的行为做了铺垫。

类似的还有对云天明,及他与程瑾感情线的细腻处理。威尔病重时,家人前来讨要母亲遗产解释了他的性格底色从何而来。鱼缸、小船的情节补充也呼应了原作中云天明所讲的童话故事。

另一个例子是第二集中对打死叶哲泰的女生唐红静的处理。在原作中仅用一句话交代了她为了救羊被水卷走。但网飞版安排了她与叶文洁的再次见面,当充满愤怒、怨恨的唐红静说出「我不忏悔」,最终让观众明确感知到,为什么叶文洁认为人类靠自身已经无法净化,这解释她回应三体人的初衷。

影像化:更简单和易懂

尽管被认为有损刘慈欣原作的魅力所在,但网飞《三体》选择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对原作中复杂和高概念的科学理论化用。

这也是影视和小说的不同,在小说中,理论和想象的勾连创造了巨大的阅读快感,但在影视作品中,冗长拗口的名词只会增加理解难度,而在大部分故事中,科幻也只是为奇观提供理论依据的背景,并不需要被深入解释。《流浪地球2》后,郭帆也反思过团队在某一阶段对科技树和世界观的过分迷恋。

当然我们讨论这些的前提是考虑到剧集面向的是没有看过小说的观众。

在腾讯版《三体》中,为了展现「宇宙闪烁」这个概念, 主创团队最终用一个灯泡和一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在波动图之外做出大众能看懂的解释,网飞则选择了更粗暴、简单的呈现,直接展现了一个闪烁的星空,尽管在原理上受到诸多非议,但在视觉奇观的打造上却直接有效。

这种简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在台词上,特别是叶文洁和索尔的对话中。在原作中,叶文洁告诉罗辑两条宇宙社会学定理,以及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两个概念,罗辑最终在此之下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

但网飞《三体》没有选择引用原文,而是重新编写了谜题。叶文洁向索尔讲了一个关于爱因斯坦、上帝和音乐的笑话,「不能发出声音,发出会被攻击」,带有一定暗示,但更通俗。

价值观:新的气质

需要讨论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气质,这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点,大部分原作读者认为网飞版本改编的最大问题是丢失了属于原作的冷峻气质,而让《三体》成为了一部常见且平庸的流水线美剧。

「原作气质」被很多参与过刘慈欣作品改编的创作者视为核心。除了对宇宙和人类未来的冷峻想象,刘慈欣的「原作气质」还来源于一种有东方文化底色的集体主义和生存主义。民主、人性、道德不再提供价值,以生存为第一要义,由强政府推动的科技发展最终才是拯救人类的唯一可能。

中国内容创作者无疑更擅长理解这套大国叙事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并擅长通过展现集体力量和个人奉献,柔化原作中尖锐的对抗感。

在网飞改编《三体》消息传出之初,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点就在于,海外制作团队是否会在这套价值体系中植入新的内核,《三体》有可能变成一个更具西方普世价值的故事吗?

至少从第一季看来,创作团队有这样的野心,不同于《三体》原作,个人的困境和选择在网飞版中得到了放大和具体展现。

这点在汪淼的塑造上格外明显。腾讯版《三体》着重展现了汪淼战胜恐惧的心态变化,并将此作为其人物弧光的高点。而网飞版则将重点放在古筝计划后,面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杀人武器,奥吉因痛苦开始酗酒, 又最终走出。

个体可以是有局限性的,是存在个人困境和多种选择的,而并非只能成为无坚不摧的战士。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934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