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内涵_怎么理解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内涵

访客 2024-03-27 15:20:57 7755 抢沙发

在现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逐渐被提及,它指的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生产力,这种力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进而推动社会整体的改变。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内涵

官方定义的核心:“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简单理解,就是通过“新”科技,甚至是革命,提升“质”,包括:产品、销售模式甚至生活方式,即质是要从生产传导至生活之中。未来的结果,必然是社会进步、大国前行,背后的过程则是“生产力”的极大提升。

不难看出新质生产力聚焦的方向,便是改变生产过程,促进生产力提升,而改变生产过程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的重新定义与改造:

1)劳动者:在人口老龄化这一大背景之下,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意味着未来方向有两条路:一是产业适当转移至人口密集型国家,即我们的①出海逻辑;二是单位劳动者效率的提升,即附加价值率,美国附加价值率接近60%,中国仅有约35%,显然,投入相同的劳动力、资本,但创造的价值量较低,随着人口红利减退,低附加价值的弊端将越发凸显,所以第二个方向②提升高附加价值产业比重。

2)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的关键,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蒸汽机为标志,机械力取代人力;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技术等的应用为主要标志,利用芯片、软件实现了社会生产的系统化、网络化及自动化。未来劳动资料,重要生产工具的代表是③智能化和数字化,显然这也是我们新质生产力聚焦方向。

3)劳动对象,从实实在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半成品原料,逐步转向:以数据加工、信息迭代为代表的“无形对象”。因此,④数据要素、处理信息、实现智能化等均成为新的劳动对象。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三要素?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工具进行质的改变。

新的劳动者具有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新的劳动资料将更具环保属性而非榨取自然资源,新的劳动工具将是包含数字化、智能化的装备和工厂。

新质生产力与颠覆性创新密切相关,并且后者还需要具有持续性,唯有持续性、颠覆性并重的创新才能将创新成果应用更广。

如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落实好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要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首先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政府应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因此,必须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这包括增加研发经费、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等。同时,要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3.强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创新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包括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等。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4.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要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必须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政府应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5.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政府应加大对创新生态环境的优化力度,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同时,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要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7.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政府应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海外高端人才来华工作和创新。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75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