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对话秦朔 :“中国能力全球化”的新引擎是什么?

访客 2024-03-22 17:54:20 53988 抢沙发

如果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有过几次大的下海潮,今天的一个口号可能是‘不出海,就出局’。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在他所写就的《出海,出海》一书中,如是论述出海对当今中国企业寻求新机遇与新热土的意义。

最近这些年,秦朔一直在关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和出海。他曾随华为、比亚迪、联想集团、海信、中国巨石等企业到国外调研,对海尔、TCL、小米、vivo等企业的全球化也一直在跟踪。

他所关注的,不仅是中国供应链、新赛道产业和数字科技服务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的开拓,也包括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发展红利。与此同时,他也聚焦于中国企业出海该如何讲好CSR(企业社会责任)与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的世界语——企业的产业能力与商业模式拓展海外的同时,更要将合规的关键标准深植内心,走上高质量出海之路。

前不久,秦朔做客霞光智库发起的播客节目霞光出海朋友圈,就新能源、跨境电商等赛道的变化,以及海外市场所释放的发展机遇等问题,和霞光智库展开深入讨论。

在秦朔看来,全球化的进程仍在持续,但速度放缓。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因素对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扰动;另一方面,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不少国家,开始努力推动供应链的本土化(在岸、近岸)。当全球化逐渐变成半球化与慢球化,企业在海外面临的营商环境也愈发复杂多变,需要超越单纯商业思维的协商与博弈。

中国能力的全球化是接下来二三十年的重大战略机遇

2024年,被称为史上最大选举年,全球70多个国家、超过42亿人口将在这一年举行选举,包括美国、印度等主要经济体,选举结果可能会影响和改变全球商业和市场格局。而在全球滞胀风险与地缘冲突加剧的宏观背景下,企业在海外面临的泛政治风险愈发频繁和复杂。

最近TikTok在美面临被封禁风险,即象征着企业全球化之路,绝非一片坦途。

面对海外纷繁复杂的贸易壁垒与泛政治风险秦朔提出中国能力的全球化这一概念,作为应对风浪、占据主动的发展战略。

中国能力的全球化中的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从在中国打造供应链,到在全球打造供应链。如今,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深刻重构,秦朔认为,中国供应链应该利用已有能力参与格局重塑,在那些未来有可能形成新的全球供应链节点的地方,快速布局,通过合作帮助所在地提升供应链能力,从而将自己的未来内置到这些新节点之中。

而新节点会在哪里?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以及中欧,都有可能。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引发了欧美等传统汽车强国用反补贴调查等方式设置贸易壁垒,但此举并没有阻挡中国车企全球拓展的步伐。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电机、电池、电控的电动化技术方面,还是以芯片、AI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方面,欧洲都明显落后于中国,无法形成技术壁垒。因此,以大众汽车为代表的欧洲车企正在积极拥抱中国汽车供应链,以保持自身竞争力。

而另一方面,2023年,中国车企加快了海外收购、投资并购、海外建厂步伐,注重本地化生产、运营能力建设,由单纯的出口贸易向海外经营转型,朝着全球化发展更进一步。在欧洲市场,地处欧洲中部内陆地区的欧盟成员国匈牙利,成为不少中国汽车制造商及产业链供应商的共同选择;在北美市场,地处美墨加自由贸易区的制造业中心墨西哥,吸引了诸多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到墨西哥投资建厂。近期,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也正在墨西哥物色建厂地点,以扩大在北美的市场份额。

而在外贸及跨境电商领域,如今,诸多新兴经济体为保护本国商业生态,加紧对进口商品和跨境电商的限制。例如去年8月,巴西更改50美金以下跨境包裹免税政策,对Shopee、速卖通、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造成冲击;9月,印尼贸易部宣布禁止社交媒体作为商品的销售平台,印尼最大的社交电商平台TikTok Shop受此影响被迫关停;而近期,巴西工业部已在过去六个月,针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工业品开展了至少六项反倾销调查。

对此,秦朔认为,面对这些新兴经济体的供应链本土化和自主化的要求,主动抢滩、本土建链是一种应对方式,并购参股也是一种应对策略,主链与分链之间的优化组合同样是一种应对策略。在保证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在越南、墨西哥、土耳其、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打造平行供应链,主链和分链可以通过投资、并购、合作、合约的形式进行组合。最终目的是更快更好更敏捷地去响应本地客户的需求,这既需要企业有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能力,也需要有强大的本土化能力和ESG软实力。

TikTok电商和Tokopedia的联合声明

如今,我们已经看到TikTok Shop通过控股印尼本地电商平台Tokopedia,在去年双十二之前重返印尼市场。而中国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持续在巴西、土耳其打造本土供应链,以此辐射拉美及欧盟市场;而在有外企坟场之称的印度,2023年6月,SHEIN在与印度最大上市公司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达成严格的许可协议后,重新进入印度市场,根据协议的条款,SHEIN将为超过25000家中小型本地供应商提供生产支持和培训。

未来几年,我相信中国企业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很好的一些案例,丰富我们对‘中国能力全球化’的理解。秦朔说。

从短剧到茅台,文化出海热度升级

2023年底,海外掀起短剧热潮。据市场研究机构SensorTower报告,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多达40多款短剧应用试水海外市场,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内购收入达到1.7亿美元。继网文、游戏之后,短剧成为中国文化风靡海外的又一新载体。

而在短剧风靡海外之前,国内就已经掀起了短剧热潮。2022年上半年,短剧赛道出现了每集时长1-2分钟、每部80-100集的小程序短剧,并于2023年井喷式发展。今年刚开年咪蒙团队打造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更是热度狂飙,仅用10天拍摄时间、8万元后期投入的成本,便换来日充值2000万,收益破亿的亮眼成绩。

秦朔认为,短剧在海外的蔚为大观,一方面象征着中国文化表现力在海外的持续增强;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中国企业的产业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我们总说,中国用40年走完欧美国家近300年的工业化历程,短剧赛道的爆发也给我这种加速浓缩的感觉。在大规模市场优势和高强度的竞争环境里,中国企业能够快速磨炼与积淀出非常成熟的产品方法论,把这套方法论放到海外,就能很快赢得海外观众的共鸣。秦朔说。

谈到短剧出海,离不开已有20年历史之久的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000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短剧的逻辑内核与盈利模式和网文一脉相承,而网文在海外市场风靡已久,和网文受众画像基本重合的短剧,短剧出海热潮也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ReelShort的facebook主页庆祝其冲上美国 iOS 娱乐榜第 1 名

而除了以网文网游网剧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外,以茅台为代表的老字号以及以新茶饮为代表的国潮品牌出海,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对此,秦朔向霞光智库分享了他的观察与思考:消费品牌出海,代表着一种中式的潮流与风尚,能够让海外消费者对中国生活方式进行价值重估。比如我最近去欧洲、美国和日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早期的中国餐馆,口味都会做一些因地制宜的改良;但现在尽可能保持着原汁原味,也能广受欢迎。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西敏司在他的著作《甜与权力》中分析了饮食文化背后的权力结构问题。对社会而言,每一种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都有它形成的历史原因,而这一形成过程往往有几十年、上百年这样漫长。在这漫长的背后,是政治力量、军事力量以及经济利益等各方面力量的博弈,最终形成了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饮食文化。而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中国的餐饮文化也在东南亚、欧洲、北美、中东等各地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不仅是餐饮品牌风靡海外,在其他领域,中国消费品牌也在引领风尚。

比如在3C数码产品领域,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中国品牌占三席:小米、OPPO、传音跻身其中。而在服装等时尚品牌领域,根据市场咨询机构LEK Consulting所发布的《2024年LEK鞋类和服装品牌热度指数》,SHEIN已经连续三年高居美国休闲女装品牌热度榜首。在印尼,霞光社主理人何维就观察到,当地消费者对中国美妆等消费品牌非常认同。而这种认同,本质上是对中国产品能力与价值理念的认同。

新兴经济体与新质生产力

2023年10月,秦朔带队参加了由霞光智库主办的中东考察项目,亲临阿布扎比、迪拜、利雅得进行实地探访。在亲眼见证中东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后,秦朔写下:新的全球化,可能是新兴经济体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全球化,中国本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积累了全面的产业能力,在数字经济、‘新三样’等方面有很强优势,‘中国能力的全球化’曙光已现。在中东地区经济多元化与数字化的转型浪潮下,ICT、数字创新基建、智能制造等创新性科技产业,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石油经济,成为中东未来的发展支柱。比如,最早开始经济转型的迪拜,目前石油经济不到GDP的1%。正是这一轮产业转型所释放的机遇与潜力,吸引着诸多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前来开拓商机。从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智慧物流,再到游戏社交、AIGC、清洁能源、数字基建,中企在中东开疆拓土、发展迅猛。我觉得在中东可以复现中国企业出海印尼的模式。印尼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范国,从矿产、交通、制造到服务,都活跃着中企的身影。我在中东也看到了这样的前景。秦朔说。

霞光社中东考察团在阿布扎比中阿产业园

但也要看到,目前中东第一大经济体沙特依然处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之中,仍有一定的封闭性,社会文化环境、国家政策的适应性壁垒都较高。local对local依然是实现落地、推进业务最快速便捷的一种模式。对中资中企来说,和本地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是进入这一市场的最主要途径。

出海企业来需要思考,如果目前还不能突破这一现状,该怎么因地制宜地去适应当地的商业逻辑。我认为沙特这么一个雄心勃勃的新兴市场,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去探索尝试一下的。秦朔说。

除中东外,拉美也是近些年与中国的经济往来愈发紧密的新兴经济体。以巴西、墨西哥为表的拉美国家,在中企出海版图中地位日趋提升,汽车产业链、跨境电商、数字文娱,是中企在拉美发展的三个主要赛道。

坐落于墨西哥北方第一大工业城市蒙特雷的北美华富山工业园,见证了近两年来,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建厂如火如荼的盛况。代表性行业有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和家居,譬如中国家电巨头海信便在此设立了产业园区。

在海外,中东、拉美等新兴经济体释放出海机遇与发展红利;而在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在逐渐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引擎。

如今,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推动一些城市经济的崛起。譬如吸引到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合资公司落户本地的合肥,以及吸引到宁德时代在当地建设电池生产基地的宜宾,都在新能源汽车经济版图中异军突起。

而在前不久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低空经济,提到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财新周刊》的报道,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曾援引世界银行统计数据称,中国现有民航高空运输网络的经济体量为17万亿元,中国与美国国土面积相当,按照美国的经验,低空网络的经济体量大致是高空网络的3.2倍,中国低空经济总体量能够达到50万亿元。

对此,秦朔分析说,我们在探索一些新机遇时,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标现在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看看人们的生活方式里面有哪些值得发展的赛道,来启发我们进行产业创新。

面对未来,秦朔表示,虽然全球化遭遇挑战,但新兴市场的发展红利+中国企业的产业能力优势也在形成新机遇、新热土与新亮点。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98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