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访客 2024-03-10 15:07:48 89296 抢沙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做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对新质生产力有充分的了解。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一个新概念,更是对实践的新总结。与科技进步相随,新质生产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是,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新质生产力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一样,都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及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已生成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参见《辞海》)可见,只要是生产力,不可避免地与一定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运用,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无论是传统生产力,还是新质生产力,都是如此。

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要有机结合。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态的变化,新质生产力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率,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只是依靠新质生产力。传统生产力仍然要发展。传统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有关,新质生产力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质态变化的结果。从量变到质变,是我们分析新质生产力必须直面的问题。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最强大的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产学研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载体,那就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兴产业主要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以及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九大领域,都属于国家统计局划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其他产业的技术基础。

未来产业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可能的支柱产业。未来产业着眼于未来,具有前瞻性和不确定性,只能根据当前对未来可能的发展领域作出适当的安排。(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更具体内容介绍,参见盖凯程、韩文龙:《新质生产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技术密集特征,决定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科技创新。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与科技创新更是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科技创新的方向决定未来产业。这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发展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产业。只有这些产业发展好了,新质生产力才能得到好的发展。

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企业在市场中,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是最直接的,所主导的技术创新必然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因此,要让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角色得到更好的发挥,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有一定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上,而基础研究的实力又决定着一国能否赢得未来科技创新优势。因此,要更好地发挥在基础研究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作用,并形成多种科技创新主体的良性竞争和互补的创新生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为此,需要在科技体制创新上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营主体为了赢得市场优势要进行科技创新,但是市场在特定领域会失灵。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科技创新,或者本来就不属于目前中国企业的优势之所在,或者属于颠覆性创新,风险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市场驱动型的科技创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必须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新型举国体制不是政府包揽一切的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有大有小,风险特别高、不确定性特别大的科技创新,可能需要财政资金的全额投入;对于有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可能只是所需资金的一部分,其他资金靠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来筹集。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创新的市场失灵,可能是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充分或市场残缺所引起的。在这样的背景中,科技创新更需要的是更高水平的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只有高水平的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才能让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政府要在高水平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正确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或者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从短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应放在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领域,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努力方向。从中长期来看,描绘好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蓝图至关重要。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样的蓝图必然是与时俱进的,要根据时势发展的变化而不断修正。

一般说来,短期问题比较容易看清,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比较容易确定;而中长期发展方向的确定需要“干中学”,需要在跟踪和引领世界科技前沿中,不断地加以优化。短期问题有许多是可以通过模仿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就可以解决的,但是如果一味地模仿,那么要在科技创新上超越发达国家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辟弯道超车的新路。中长期发展方向的选择难度更大,且不太可能有一定终身的科技创新规划。这里,更需要科研体制创新,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立足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

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各有不同。有的地区本身就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走在全国的前列,有的地区则发展相对滞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在很初步的阶段。这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特别重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在前列的地区,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巩固优势,在世界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要结合本地条件,错位竞争,寻找到更有利于本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在市场中进行的,各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良性竞争有助于科技创新,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忌一窝蜂,一味地相互模仿,甚至同质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样,势必导致某些领域产能过剩,产业泡沫化问题出现,资源浪费严重。总之,必须立足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杨志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著有《新中国财政政策70年》《大国轻税》等。)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929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