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立方财评 | 网贷套路翻新 别被话术牵着鼻子走

访客 2025-07-15 14:11:02 68611
立方财评 | 网贷套路翻新 别被话术牵着鼻子走摘要: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分期缴费不用贷款”“轻松拿证保就业”“先上课后付款”……如今打开手机,各类网贷广告几乎无孔不入...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分期缴费不用贷款”“轻松拿证保就业”“先上课后付款”……如今打开手机,各类网贷广告几乎无孔不入。听起来贴心又划算,实则是包着糖衣的陷阱。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出风险提示,揭露了当前网贷中三种常见的虚假宣传套路,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别被话术牵着鼻子走。

很多平台会刻意模糊贷款这个概念,把它包装成“分期缴费”“助学付款”等看似温和的词语。不少人误以为只是普通消费,结果一不留神就签下了贷款合同,甚至完成了刷脸认证。一旦确认,哪怕反悔都来不及。有的平台还趁机窃取你的身份信息,转手卖给其他机构,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种常见套路是用不实承诺制造紧迫感,让你抓紧机会。他们会告诉你“证书马上涨价”“现在报名有国家补贴”“就业有保障”,看似是好消息,其实就是在逼你立刻贷款报名。但真等你签完合同,就会发现,课程质量不行,服务缩水,想退费还要支付一大笔违约金。更糟的是,有些机构就是空壳公司,收完钱直接跑路,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还有的平台故意隐瞒贷款的真实成本。广告里只提“日利率低”“免息分期”,但合同里却藏着各种服务费、平台管理费、技术支持费,加上高额违约金,最后借1万还1.8万也不稀奇。很多人都是看中了“轻松借”“不看征信”,结果成了被套路的对象。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宣传,最关键的还是要多长个心眼。广告说得再动听,也不如自己认真读一读合同。尤其是那些动不动就包过、保就业的承诺,听上去太完美,往往就藏着陷阱。

选择平台时,也不能光看网页做得漂不漂亮、客服回得快不快,有没有正规金融牌照,有没有负面记录,这些都要提前查一查。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官网,都能提供这些信息。

签合同之前,不要怕麻烦,一条一条认真看清楚。特别是收费标准、利率换算、违约责任这些内容,一定要问清楚、弄明白。千万别在对方的催促下草率签约,毕竟签下的是债,不是便宜。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个人信息不能随便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这些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很可能引来后续风险。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别等到财产受损才追悔莫及。

说到底,贷款不是不能用,但一定要用得明白。骗子的技术在升级,我们的防骗意识也得跟上。别让一时的轻信,换来长期的负担。守住警惕心,才能守住自己的钱包。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