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近十年来首提军国主义 敲响东亚安全警钟!
摘要:
【中美元首近十年来首提军国主义】11月24日晚,一通跨越太平洋的紧急通话打破国际政治的平静。中美元首在通话中罕见地共同提... “日本正在系统性构建对外打击体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者指出,“从电磁轨道炮到中程导弹,从无人机蜂群到高超音速武器,其军备升级的规模与速度远超防御需求。”这种转变在法律层面早有伏笔:自民党多次提出修宪草案,试图删除或架空宪法第九条“放弃战争”条款。2025年高市早苗政权上台后,更将修宪列为现实政治议程,意图从根本上瓦解战后和平体制的法律基础。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苗头,中美首次在元首层面形成战略共识。《联合国宪章》第53条“敌国条款”明确规定,若日本等战败国重启侵略政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采取直接军事行动。这一法律框架为国际社会划出清晰红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分析:“日本军国主义一旦复活,首要风险是主动挑起亚太军事冲突,这不仅将破坏地区和平,也必然把美国拖入战火。”
然而,协调合作面临现实阻碍。美国虽在通话中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但其对日军事依赖仍根深蒂固。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驻扎着美军最先进的F-22战斗机群,横须贺海军基地则是第七舰队核心枢纽。这种军事捆绑使美国陷入战略矛盾:既需遏制日本冒险,又难以彻底割舍这个“东亚锚点”。
中国外交层面的措辞升级,折射出对局势的严峻判断。从“防止军国主义阴魂复活”到“坚决阻击任何复活图谋”,表述变化背后是日本挑衅行为的不断升级。11月以来,中国外交部已在8场新闻发布会中点名“军国主义”,频率之高前所未有。这种坚定态度,源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铭记——1931年至1945年间,日本军国主义造成中国军民伤亡超3500万人,南京大屠杀的惨案、731部队的罪恶、重庆大轰炸的硝烟,构成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记忆。
“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强调,“任何企图分裂中国、复活军国主义的行径,都将遭到14亿多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击。”这种决心在军事层面已转化为实际行动:辽宁舰航母编队近期完成西太平洋远海训练,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列装东部战区,这些动作向世界传递明确信号:中国既有维护和平的诚意,也有捍卫底线的实力。
当东京靖国神社的烟雾再次升起,当与那国岛的导弹竖起发射架,当教科书上的侵略历史被悄然篡改,人类社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美元首的这次通话,不仅是对日本的警示,更是对所有国家的提醒:二战胜利成果不是可以随意撕毁的旧纸,和平发展不是可以轻易放弃的选项。
从《波茨坦公告》到《联合国宪章》,从东京审判到战后赔偿,国际社会为约束军国主义付出了巨大代价。今天,当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打破这些约束时,每个国家都应思考:我们是否愿意让子孙后代再次面对战争的硝烟?是否能让南京大屠杀的惨剧、广岛长崎的蘑菇云成为永远的历史?答案,写在每个国家维护正义的行动中。历史从未真正远去,它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中美元首的这次通话,或许会成为扭转东亚安全困局的关键转折。当和平的钟声再次敲响,愿它能唤醒更多人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担当——因为守护二战胜利成果,就是守护人类共同的明天。
以上就是【中美元首近十年来首提军国主义】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宫外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