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仅剩不到50天,这是一场青春的征程,也是一次梦想的起航。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助力大家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脱颖而出,潇湘晨报精心汇聚了众多资深名师的力量,他们将从各个学科出发,提供最实用、最精准的备考建议,助考生披荆斩棘,向着理想的彼岸奋勇前行。
湖南省特级教师、浏阳市嗣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王虎,同时也是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长沙市历史名师工作室名师,曾担任多年高考历史阅卷组长、质检员。在高考历史备考方面,王虎有着一套系统且高效的策略与方法:
明确方向:深入研究高考顶层设计
通过对《历史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高考蓝皮书的学习与研究,教师们能够知晓新课标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把握新课标中高考命题的三原则: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学科素养为目的,以解决情景问题为重心。这为高考历史备考指明了方向,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
依标据本:读懂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王虎指出,高三复习要重视统编教材的运用,将纲要与选必进行有效整合。湖南、山东两省命题都渗透了选修1史学入门和选修2史料研读的课标要求,这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将教材内容与高考要求紧密结合,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为高考备考筑牢根基。
精练真题:升阶思维层级,提高解题能力
王虎提出要充分利用高考真题,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对文献材料的分层指导、中心词关键词提取指导、理解史料的含义指导,同时进行语言表述能力方面和知识迁移能力专项训练,以及速度训练、限时训练和规范训练(字迹、格式、层次、卷面)。他还切实落地“四化一原则”(“四化”:①点数序号化;②书写工整化;③要点条理化;④表达术语化。“一原则”:“N+1”的原则,即角度比答案要点多一点。)与“三模”(“入模——出模——超模”)。
这些方法和原则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让学生在高考中更加从容自信。王虎认为,高考历史备考的冲刺阶段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智慧地整合。找准方向,专注耕耘,知识和方法并举,记忆与训练兼顾,心态和视野共融。
潇湘晨报记者杨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宫外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ai.cn/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