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彤旭)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号召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此外,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也于近日研究制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以发挥银行间市场作用,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提升注册发行服务质效。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表示,倡议书和行动方案提出的举措,不仅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提升其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其体现了金融系统对民营经济的坚定支持,也彰显了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未来,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其发展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江苏一民企的工人赶制海外体育用品订单。(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加大投融资服务力度
在优化信贷服务方面,倡议书号召,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服务覆盖率。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
聚焦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倡议书提出深入开展助微计划,大力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小微经营主体质效。聚焦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展服务覆盖面,实施金融“精准滴灌”,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在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等多元化融资渠道背景下,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做实、做深、做精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为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升其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通过优化信贷服务、加强产品创新等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袁帅说。
事实上,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政策频频出台。其中,《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立健全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各类政策的指引下,地方也积极探索新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比如,内蒙古印发《关于实施宽信用政策推动金融支持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扩大民营企业贷款规模。
优化债券融资环境
行动方案明确,加大产品创新服务民营企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提升金融适配性及融资便利性。
关于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提升注册发行服务质效,行动方案明确,优化民营企业储架注册发行机制。民营企业享受成熟层企业(TDFI/DFI)注册流程“绿色通道”、资产支持证券多资产储架注册、同类资产豁免发行备案、简化募集资金用途披露等发行便利。进一步发挥定向发行自主协商、灵活约定特点,优化定价方式、中介机构责任等差异化安排,满足各类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债融资需求。
此外,行动方案提出,加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服务力度,拓宽“第二支箭”覆盖面。针对民营企业和投资人需求优化增信服务机制。通过担保增信、凭证创设等多种方式,一企一策制定增信服务方案,降低直接融资成本,更好发挥信用增进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通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等新型融资工具,以及完善债券估值方法、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等措施,银行间债券市场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袁帅说。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多地金融部门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会议,围绕信贷资源配置优化、融资渠道拓展、充分发挥债券融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比如,央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共同组织召开重庆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提出,充分发挥债券融资功能,积极做好民企债券项目储备,加大债券承销、投资力度,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拓宽融资渠道。用好股权融资方式,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
央行湖南省分行、湖南省工商联、湖南省委金融办等部门也共同组织召开湖南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明确,要用好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融资供给,拓宽融资渠道。
“地方金融部门密集召开相关会议,部署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将更好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说。
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多机遇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在落实倡议和行动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投入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防止金融乱象对民营经济的冲击;三是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浙江省重点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教授杨轶清对记者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举措可从三方面发力。
首先,要鼓励国有银行、大型金融机构建立耐心资本、长线资本,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民营企业融资,陪伴民营企业成长。要降低短期收益的回报预期,同时建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的考核机制。
其次,要鼓励引导民营金融机构融资服务向民营企业倾斜,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民营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的性质、文化乃至在风险防范、成败规律方面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二者之间更有‘共同语言’。”杨轶清说。
第三,要重视科技创新。以蚂蚁集团旗下的网商银行为例,其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应用于风控系统的科技创新举措对于小微民企的融资具有低成本和广覆盖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民企融资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保持合理的利润,做到双赢。
“随着金融政策的不断深化和金融服务的日益完善,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李慈强认为,只有切实了解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在政策指引下引导金融要素向民营企业聚集,通过持续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评价标准、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等方式,及时有效地满足民营企业的切身诉求,才能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注入更多活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宫外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ai.cn/4106.html